2月19日,发改委等十八部委联合印发行动方案,鼓励地方政府依法合规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方式,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建设、运营和服务。
2月19日,发改委等十八部委联合印发《加大力度推动社会领域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 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行动方案》(下称《方案》)。
《方案》提出,到2020年,公共服务供给结构更加合理,社会力量参与更加积极,实施保障机制更加完善,服务质量与水平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对保障民生、促进就业、扩大消费的作用不断增强,基本实现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全覆盖、质量全达标、标准全落实、保障应担尽担,实现非基本公共服务付费可享有、价格可承受、质量有保障、安全有监管。
《方案》指出,要积极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合理安排经费并及时下达资金,确保中央财政性资金优先支持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补短板项目建设。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综合利用债券、保险、信贷、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为社会领域公共服务项目融资提供支持。
此外,鼓励地方政府依法合规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方式,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建设、运营和服务。
PPP专家、大岳咨询董事长金永祥表示,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下,政府通过加大对社会领域公共服务补短板力度,一方面可以保障改善民生,另一方面又可以扩大投资稳增长。
而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投资除了政府财政收入和发债筹资外,主要是通过PPP模式来吸引社会资本介入,这也是农历新年后首份鼓励PPP模式的文件,今年PPP模式将稳健发展。
PPP模式已经成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投资的重要方式。
根据财政部PPP中心数据,截至2018年末财政部PPP项目管理库项目累计8654个、投资额13.2万亿元,其中有一半多的项目落地,真正建设的项目累计2237个、投资额3.2万亿元。
PPP项目分布在能源、交通运输、水利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市政工程、城镇综合开发、农业、林业、科技、保障性安居工程、旅游、医疗卫生、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社会保障、政府基础设施和其他19个一级行业,涵盖了上述《方案》中的不少领域。
不过目前PPP项目主要集中在市政工程、交通运输、城镇综合开发、生态环保领域。为了鼓励社会资金加大对养老、教育、医疗等领域投资,此次《方案》给出一些政策方向,破除一些体制障碍,并给出一些明确发展目标。
比如,在养老方面,《方案》要求推动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支持境内外资本投资举办养老机构,落实同等优惠政策。
深化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登记制度改革,允许养老机构依法依规设立多个服务网点,实现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运营。鼓励民间资本对企业厂房、商业设施及其他可利用的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和改造后用于养老服务。
在支持完善重点地区旅游基础设施方面,《方案》提出实施“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旅游基础设施改造升级行动计划,切实改善当地道路、步行道、停车场、供水供电、垃圾污水处理、消防安防、应急救援、游客信息等服务设施。
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着力改善景区连接道路、停车场、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完善集散咨询服务体系、自驾游服务体系,规范旅游引导标识系统。
另外,《方案》设置了明确的指标,比如到2020年推动50%的乡镇建有1所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在人口50万以上或孤儿200个以上的县(市、区)建设儿童福利机构和设施等,养老床位中护理型床位比例不低于30%,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等。
《方案》称,各地在建设过程中,要根据财政承受能力和政府投资能力,严格项目条件审核,合理安排项目建设,严禁以政府投资基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购买服务等名义变相举债,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金永祥表示,这一表述再次重申了政府希望规范地推进PPP模式,防止一些地方政府借PPP模式变相举债从而产生隐性债务风险。相信未来规范的PPP含义将更加清晰,目前财政部中心对PPP项目入库也进行了严格把关,不规范PPP项目将被剔除项目库。
(海天工程咨询)